“公元”產生于基督教盛行的六世紀,原稱基督紀年,又稱西歷或西元,一種源自于西方社會的紀年方法。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使用公元紀年法,我國自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后,使用國際社會上大多數國家通用的公歷和公元作為歷法與紀年。那么公元前和公元后是從那年開始算起的?
公元其實原名叫公歷紀元,只是后人為了方便記錄,或者說的時候更順口一些,就慢慢的簡化為了公元,這個公元的說法,“公元”產生于基督教盛行的六世紀,當時,為了擴大教會的統治勢力,僧侶們把任何事情都附會在基督教上。公元525年,一個叫狄奧尼西的僧侶,為了預先推算七年后(即公元532年)“復活節”的日期,提出了所謂耶酥誕生在古羅馬的狄奧克列顛紀元之前284年的說法,并且主張以耶酥誕生之年作為起算點的紀元。

公元532年,教會把狄奧克列顛紀年之前的284年作為公元元年,并將此紀年法在教會中使用。到1582年羅馬教皇制定格里高利歷時,繼續采用了這種紀年法。由于格里高利歷的精確度很高,而為國際通用,所以被稱為公歷。從此,教士所臆造的耶酥誕生的年份便被稱為公元元年。所謂“公元”,就是公歷紀元。
公元紀年,也稱公歷紀年,或和基督紀年。它以相傳的耶穌基督誕生年即公元元年作為歷史算起,在中國這一年正好是西漢平帝元始元年。以這一年為界,在此以前的時間稱公元前多少年,在此以后的時間和公元多少年,這就是紀年法。

我們國家也是從1912年民國建立才開始使用公元這個之間紀實的,因為辛亥革命的爆發,我們徹底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,因為孫中山先生受到西方新思想的熏陶和影響,他提議到用公元來計時,我們也正式開始了公歷這樣一個時間紀實,但是,我們也沒有放棄自己國家原來的計時及方式,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,出臺新規,兩種方法同時使用,那我們的新年依舊是按照陰歷來過。